藝術大師達芬奇曾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信息獲取80%來自視覺,可見視覺對人類的重要性。目前我國有1700多萬視力障礙者(盲或低視力),相當于每80人中就有一個人有視力障礙。各種先天后天的原因使他們關上了心靈的窗戶,而助視器則為他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門”。
助視器是指能提高視力障礙者視力的任何裝置或設備,是重要的視力補償或替代的器具。助視器分為視覺性助視器和非視覺性助視器(聽覺補償和觸覺補償)。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如何科學選用常見的視覺性助視器。
光學放大鏡是常用的近用光學助視器,分為帶光源和不帶光源兩種類型。按照使用方式分為手持式、鎮紙式等。
手持光學放大鏡:手持光學放大鏡適用于放大近物,便于閱讀報紙、雜志、標簽,識別貨幣等。通過上下調節放大鏡與閱讀物的距離及使用者眼睛與放大鏡的距離來尋找適合的放大倍數及最清晰的視物狀態。優點是價格相對便宜,使用方便,適用于短時間使用及閱讀細小的材料。缺點是需占用一只手,不適用于手部震顫者或上肢關節僵硬癥狀的使用者;放大視野較小,閱讀速度慢。
圖為手持光學放大鏡
鎮紙式放大鏡:由透明介質材料制作,多見于半球形。使用時,壓貼在閱讀物上,使用者尋找最清晰點進行閱讀,適用于短時間精細閱讀。優點是可以與標準閱讀眼鏡聯合使用,使用簡便,適用于不能手持放大鏡的成人或兒童。缺點是閱讀視野小,需平放貼于閱讀材料表面,使用時需書架,以防止坐姿不良。
正確示意錯誤示意
電子助視器是一種電子圖文放大裝置,是將所閱讀的文字、圖片等所觀察的物品通過攝像鏡頭,將影像傳到屏幕上并加以放大。利用它可以看書報,寫信、畫圖、學生寫作業等。包括手持式電子助視器和臺式電子助視器。
手持電子助視器:可通過內嵌攝像頭壓貼閱讀物傳輸至機體屏幕,使用者按鍵操作進行放大或縮小、改變顏色對比度等設置,改善閱讀環境,提高閱讀效率。大多數為近用,部分具有遠用功能。優點是畫面清晰,亮度、放大倍率可調節,可變化底色,改變閱讀物的顏色對比度,適用范圍較廣,且方便攜帶。缺點是屏幕較小,閱讀范圍有限。
圖為手持電子助視器圖為手持電子助視器
臺式電子助視器:通過外置攝像頭將閱讀目標傳輸至顯示器中,進行放大、縮小或改變顏色對比度等處理,提高閱讀率,可用于視近物和視遠物。優點包括放大倍數高,視野大,可有正常的閱讀距離,顏色對比度及亮度可調。缺點是不能隨身攜帶,價格相對較高。
?